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09的文章

南湖大山縱走中央尖山 1969

圖片
南湖大山縱走中央尖山 日期: 1969/7/6~13 隊員 : 黃一元(隊長)、葉陶然、紀清輝、阮光澤、柯志睿、廖芳男、葉庶交、馬鴻榮、張文溪、王進福、王詩吟、袁國新、許斯然及吳朝木。 嚮導: 陳文章 黑杜(四季山胞) 費用:450元(糧食,山胞,來回車資) 行程: 7月6日 (日)晴 台北火車站---宜蘭---四季(接兩位山胞)---南山(宿南山衛生所)1156M 7月7日 (一)晴 南山---耶克糾溪---美莫康溪會合口---登山口---第一茅草屋---上稜---奇烈亭(2570M) 7月8日 (二)晴 奇烈亭---鞍部(3150M)---審馬陣山---南湖北山(3535M)---北峰(3580M)---「南湖山莊」 (3320M) 7月9日 (三)晴 南湖山莊---南湖大山主峰---南下山谷---3440峰支稜松林---中央尖山最後獵寮 7月10日 (四)晴 中央尖溪休息日 7月11日 (五)晴 中央尖山最後獵寮---3500M鞍部---中央尖山---中央尖山最後獵寮 7月12日 (六)晴 中央尖山最後獵寮---南湖溪---中央尖溪南湖溪會流處---大峽谷---2734峰下溪床 7月13日 (日)晴 溪床上鞍部---2734峰鞍部---林道---思源啞口---南山---宜蘭---台北

穹岩之挑戰

圖片
原載野外雜誌33期60年11月 “向上提升”的踏階 2009/3/7補記 我想,即使三十幾年前的時空環境,穹岩也不是很有「搞頭」的一處岩場! 這面岩壁位置如果長高,顯目一些,也不過是另一座冠上「鶯歌石」稱號之類的獨立岩吧!。 另外,當時的技術與裝備實在貧乏的可憐。 絕大多數岩友用極少數岩友的裝備,不夠用就併併湊湊,技術方面就從書上依樣劃葫蘆,遇到棘手的關卡,只好吊在半空中,隔空教戰一番。 回想起來,被人譏為土法煉鋼,不知死活,還會腦羞動氣! 但是,多年之後,重新看完這篇自己用第三人稱寫下的記錄,自己也不能否認,一旦注入熱情,原本平凡無奇的事務,立時爆出驚濤巨浪,萬夫莫敵的氣魄。早年文字天真,浪漫,但是,絕對難以掩蓋這些好咖既執著、又認真的態度;一幅幅畫面歷歷在目,如在眼前。 就只因從路上看得到,接近容易,還有,會看上他的理由,台北近郊除了大砲岩以外,在當時,還沒有發現比大砲岩更有「搞頭」的岩場。 提醒諸先進,這時東北角公路還未貫通,龍洞岩場尚未出世。 當時,可以將「大砲岩」比擬是愛好爬岩者的溫床,「穹岩」就是一座隱藏於林中的度假小屋,假日聚會的祕處。 從技術與觀念層次來看,我國爬岩運動從大砲岩開始萌芽,「穹岩」則是一塊“向上提升”的踏階,台灣爬岩運動的雛型在這個地方逐漸匯集成形,絕大部份的「爬岩者」不但走過大炮岩歲月,也接受「穹岩」的洗禮。 簡正德與黃一元是這段開拓時代中的「火車頭」、「先驅」,主導「穹岩」的路線開發,蔡光隆(老蔡)、張敬忠(king) 鄭明宏等人配合裝備的自製開發,而後,有周德九 張公達、唐致庸等「雪岩俱樂部」成員的路線完成。 現在的「穹岩」原貌還在,只是被長高的樹冠遮蓋的更多。底下是家山中野菜餐館--「驛站」,仰著頭,可以瞄到一小角落突出的懸岩。 「穹岩之挑戰」原文 這是最後一次鑽孔了 , 也是今天所能達到的最高點 , 仔細又檢視了一次 , 果然螺栓錨樁已全部釘進岩壁裹 , 攜帶器上零零碎碎的一堆工具全不適合使用。 冬天的下午陽光雖然已跳到岩壁的那一面 , 微帶粉紅的石灰岩 , 卻把吊在上端的簡仔襯托的十分清晰, 一舉一動都看在下面擔任綑纏的一元眼裡。兩人好像都十分懊喪 , 為了克服這面堅硬的岩石 , 過去幾個月來 , 不知花去多少精神尋找裂隙 , 只要發現一點點的痕跡 , 便不錯過撥會。然而在望遠鏡裡 , 一寸寸的逐塊尋找

在龍洞爬岩

圖片
原載野外雜誌143期 70年1月 十一月卅日(1980)這天算是入秋以來罕見的好天氣 ,太陽懶懶斜照著 , 早上台北還有點薄霧 , 但是過了基隆 , 沿著東北海岸萬里晴空、碧洋微波 , 空氣乾爽 , 好久沒有遇上這麼舒服的天氣了。 此次我們多了兩位新夥伴 , 所以選了「校門口」作為鍛練的場地 , 「校門口」是一橫寬約五十公尺 , 高三十公尺的獨立岩牆 , 在旁側有稍低的板岩及煙囪岩, 適於入門者初攀練習場地。 一行五人 , 筆者與蔡文宗醫師一組 , 蔡醫師朋友 , 現服務於徐州街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副教務主任美籍陶維極與蔡光隆 , 及蔡先生大公子蔡國炎(6歲)三人一組 o 蔡醫師在國內極富名氣 ,民國六十八年玉山冬山教難 , 曾運用最少的醫療設備拯教頻危的三重山協郭榮芳山友。蔡醫師的體能也堪稱青年山岳界之佼佼者 , 四季晨泳、馬拉松樣樣皆著。能得此伙伴共同切磋岩技 , 實在很是幸運。 蔡醫師的岩技雖尚列為入門者,但是各部肌肉發達強韌 , 因此在近旁的岩場練習過基本技術及繩結後 , 便迫不及待加入「校門口」的攀登。 校門口」岩場一如龍洞長達一公里以上寬幅的岩場性質 , 係屬裂隙與岩壁攀登 , 利用寬狹不一的裂開岩縫及岩壁上露出的微小把手點藉助 ,向上攀登 , 一 般路線為三到四級間 , 不是很難的路線 , 不過高度卻影響每一名攀登者懼高的心理。因此攀登岩場 , 除了需注意平衡攀登原理、三點不動一點動原則 , 及觀察路線攀登三項大原則外 , 還有能逐步克服高度的意志力才行。一般而言 , 無論多麼勇敢的人 , 在沒有同伴保護之下 , 隨著高度提高 , 心生的恐懼感也愈大 , 因此我們利綑纏技術來消除疑慮的心理 , 同時也加強攀登的安全性。 雖然如此 , 初入門者即使在有同伴保護下, 還是會有自然反應的不安全感 , 不 過這種不安全感會隨著相互綑纏之經驗及逐漸增加的爬岩經驗而慢慢減少。不過 , 這種暴露在空中的不安全感, 大概不會完全消除 , 這也是為什麼爬岩活動一直被視為具有冒險性的活動原因。 反過來說 , 如果爬岩不是滲入這種不確定的冒險性 , 才不會有許多人瘋迷於其中呢 ! 「校門口」的岩質頗為粗糙 , 意味磨擦力相當優良 , 縱橫裂隙發展十分完全 , 較寬大的適於當作踏足點或是把手點 , 較狹小則可以使用金屬岩揳塞入或打進錨樁來作

雪原上的春天 1973

圖片
雪原上的春天 雪山---大劍山縱走 原載 野外雜誌 64期 63年6月 最後的拼圖 57年隨前輩丁同山先生走雪山西脊(翠池探險隊),幾年來或登峰、或縱走,已踏遍了雪山山脈的高峰,除了雪山南脊—雪山到劍山這條稜脈。能完成雪山到劍山的縱走才算完成最後的拼圖。 以雪山主峰為中心放射出去的幾條稜脊 , 在地形上大致都有類似的共通處;即相連起伏不大的緩稜, 偶有斷崖均不能連續, 以及多少總有一條可資辦認的路跡。 這座山麓以大安溪為界,以北是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吹拂的界限 , 因此冬季的雨量相當大。至於雪量 , 則以一月到二月為多 , 以後則逐漸被少 , 到了四月末期仍可發現殘雪。至於東坡 , 地形向陽 , 及植物聚落的影響 ,其積雪情形顯然沒有西坡這麼強烈 , 在緩稜上即使是冬季 , 積雪也很快融化 , 只有樹蔭下才有一點殘餘的雪渣。 桃山---大霸 , 大霸---雪山 , 雪山---大雪山及雪山---劍山稜線顯然最具典型。前兩條稜脊最為熱門 , 尤其是大霸---雪山(聖稜線), 以及結合雪山---大霸與桃山---大霸的「 Y 型」蹤走都曾經有過鼎盛時代。雪山---大雪山(西稜)自多年前先進們踏過後 , 縱走的隊數也甚可觀 , 不過,似乎都沒有前兩條熱門;至於雪劍(南稜) , 則更為冷門。尤其在雪山成為一座大眾化的高山之後 , 這種情形更加兩極化。就我個人所知 , 大概平均二年只有一隊 , 通常走到佳陽山 , 也有走到大劍山就回頭 , 真正完成此段縱走的非常少。由這一點觀察 , 可以發覺在登山者的心目中 , 已把大劍山---雪山南脊 , 置於不可接近的範圍了。 然而 , 在某些人的心目中雪山南脊不應該算是難以越過的 , 一有機會誰都不會錯過。我們這次的行程是縈繞了多年的一個夢想。六年前我隨丁同三前輩奔馳於大雪山蜿蜓西稜展望時 , 便萌生了一探南脊的念頭。然而 , 計劃在多季積雪時 期來攀登 , 卻是不久前的構想。因為僅僅縱走實在難以滿足年青人好求刺激的天性 , 只有冬季積雪的大劍山 , 才能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們所考慮的最基本條件是以前是否有人這麼走過 ,因為登山者不能獨享這份喜悅 , 所謂「娛樂」對於這些年青人是難以想像 , 起碼還不成氣候吧 ! 此行共五人參加 , 沈林德銘、利思動、 周清淮、張公達與筆者。 前三人與後二人在第三天分成

世界名山-紐西蘭之庫克山

原載野外169期 77.12.1 南半球之星 南太平洋兩岸的高山 , 東岸為縱貫秘魯、智利全境的安地斯山 , 西岸便是綿互紐西蘭南島的「南阿爾卑斯山脈」 (Souther Alps) 了 ! 南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為「庫克山」 ( Mount Cook), 海拔三七六四公尺。比台灣的玉山略低 , 但卻以位居南溫帶 ( 約位南緯三十五度到四十八度之間 ), 經年飽受海洋季風的吹襲 , 而蘊育了極為發達的山麓冰河。 山谷間 , 森林茂盛 , 草地茵鬱, 雪線以上則是褐黑暴露的岩石與萬年白雪相交 , 形成南半球最觸目、壯觀的景色。 紐西蘭是南、北兩大島組成的島國 , 海洋氣候十分發達 , 其氣候變化之多端足與南美安地斯山相媲美 ! 因此其山岳的格調非常突出 , 紐西蘭的登山家在世界上也有獨樹一幟的地位。 由於紐西蘭離登山運動發達地區甚遙遠 , 迄今只聞其盛名 , 即使亞洲日、韓兩國也少有隊伍前往。 鑒於我國海外登山方正興起 , 前往南阿爾卑斯山脈不但可擴大我國海外登山的地區 , 同時其頗具規模的「大山」氣勢 , 就攀登價值而言 , 也有不可磨滅的地位。以我國與紐西蘭兩國相交甚殷 , 而其國內交通亦極發達 , 組隊前往並不是一件難事。 庫克山國家公園 從山區上劃分 , 庫克山還包括「西地國家公園」 (Westland National Park ), 在紐西蘭 , 庫克山本身及附近無數高峰形成一幅最為壯觀、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 同時也以庫克山為中心而盛名昭著 o 晴天裡 , 自遠方看過去 , 這些山峰從包圍著的山谷中露出峰頭和山肩 , 黑白分明的山容和「馬肯芝盆地」 ( Mackenzie Country) 上由褚褐漸成為茵茵草原的色彩形成絕對對比。 紐西蘭的都市居民 , 在經過數個月城市焦慮、緊張的生活後 , 這些鄉野情趣 , 這些山峰所擁有的刺激、挑戰及埋在雪原中、被隔絕之獨特高度伸出的神秘氣息 , 深深吸引著他們前來。 從東部進入此區重要通道是從「霍克山谷」 (Hooker ) 和「繆樂山谷」 (Mueller ) 兩山谷之匯點, 也即是「庫克八十號公路」盡頭的「赫彌坦吉」(Hermitage ) 觀光客旅社為起點。 而要到達「赫彌坦吉」,通常是從「基督域」( Christchurch) 向西驅車五小時後進入這片庫克 山

到台東紅葉村賞楓

圖片
原載野外104期 民國66年10月 座落在台東縣延平鄉的山地村--「紅葉村」, 是老少皆知 , 無人不曉的少棒聖地。原來她便是當年一棒打出天下 , 造成今天少棒運動 (以至青少棒 ) 揚威國際的中華民國少棒運動發源地。 直到今天 , “中華民國少棒運動發源地”這幾個字 , 仍然巍立在紅葉國小大門進口處 , 向來訪參觀人士展示他輝煌、獨到的成就。 民國六十四年春天 , 我初訪紅葉村 , 發現那青山幽谷中 , 除了紅葉少棒隊的歷史之外 , 鮮紅的楓葉也是蠻逗人的。原來紅葉村就是因村中多楓樹而得名。這些楓樹植於村中小道旁、山上、學校理。棵棵高壯 , 樹葉蔥鬱 , 一人難以圍抱 , 成為村裡特殊、美麗的景觀。 楓樹是一種互生的落葉喬木,有三葉楓與五葉楓的區別。如何分辨楓樹與槭樹,可由互生與對生的葉瓣多寡區分,我們在台北市街道所看到全是楓樹,只有三葉楓與五葉楓的區別罷了。 楓樹生命力強,每年十月過後 , 滿樹紅、黃斑爛 , 非常美麗耀眼。因之 , 紅葉國小的校徽及少棒隊的隊徽也是以五瓣紅葉代表。 紅葉村的「紅葉社區」 , 在地方機關及省政府輔助之下 , 建立了水電灌溉系統 , 道路整修完備。居民以耕種稻田、輔以山產為主業。 紅葉村又以紅葉溫泉馳名 , 因交通不方便 , 故較瑞穗之另一紅葉溫泉少為人知。關山林道由村前開上山去 , 積木由卡車載走。 村前即為鹿鳴溪之滾滾浩流 , 其曲流迴流區及上游之峽谷區非常壯觀。在延平鄉 ,鹿鳴橋附近雄奇激流, 浩浩盪盪,衝洩而出 , 西部河川中鮮為少見。沿溪兩岸 , 通過紅葉材後方 , 舊有「北絲龜越嶺道」 , 現已為歲月和野草所掩沒。 與紅葉村比鄰的尚有桃源村 , 為一鳳凰木夾道的小村 , 延平鄉鄉公所所在地。 去紅葉村可由台東乘興東客運班車 , 在「鹿鳴橋」下車 , 車行三十分鐘。站前有小店 , 店前有小路接往紅葉村之大道。全程步行約一小時可達。此外 , 由花蓮坐火車至「鹿野」下車 , 改搭客運車或公路局班車也可 , 下車處同台東。 去紅葉村需辦入山證,帶身分證先到台東延平分局辦理由可。